必知生活常识: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实用技巧
在日常生活中,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常识,却可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巨大的作用,甚至挽救生命。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实用技巧。
火灾逃生技巧
火灾是极其危险的情况,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至关重要。首先,要保持冷静,迅速判断火灾的蔓延方向。如果火势较小,可尝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弯腰低姿态前行,尽快逃离现场。因为火灾产生的浓烟通常会向上飘散,贴近地面能呼吸到较为新鲜的空气,避免吸入过多有毒烟雾而昏迷。
若无法通过正常通道逃离,应寻找相对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。例如,可躲进有窗户且易于被发现的房间,用湿布堵塞门缝,防止烟雾进入,然后通过窗户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,如挥舞鲜艳的衣物、大声呼喊等。
心肺复苏术(CPR)
当遇到有人心脏骤停时,心肺复苏术可能是挽救其生命的关键。首先,要迅速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,然后立即呼叫急救人员。接着,将患者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,解开其上衣领口、领带及腰带等束缚物。
双手交叠,掌根用力按压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,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 1 次,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。每按压 3 次,进行 2 次人工呼吸,如此反复进行,直到急救人员赶到。掌握心肺复苏术,能在关键时刻为心脏骤停患者争取宝贵的生存时间。
海姆立克急救法
对于异物堵塞气道导致窒息的情况,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有效的应对措施。如果是成人或较大儿童发生窒息,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,双脚前后分开,前脚距离患者双脚约一脚宽,后脚脚跟踮起,膝盖微弯。让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,保持患者身体前倾、头略低、嘴张开。然后,用双臂环绕患者腹部,一手握拳,拇指顶住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、剑突下方,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,急速且有力地拉动双臂,向内、向上冲击患者上腹部,约每秒 1 次。
若是 1 岁以下婴儿发生窒息,应将婴儿面朝下,放在前臂上,用手支撑其头部和颈部,手臂贴着大腿。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两肩胛骨之间拍击 5 次,然后将婴儿翻正,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用两手指快速按压 5 次,交替进行,直至异物排出。
地震避险
当地震发生时,如果在室内,应迅速躲在坚固家具的下面,如桌子、床等,用坐垫、枕头等柔软物品保护好头部、颈部,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。待震动停止后,再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,如室外空旷场地。
若在室外,要远离高楼大厦、电线杆、广告牌等可能倒塌的物体,跑到广场、操场等开阔区域。千万不要靠近山体、河流等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。掌握地震避险知识,能在地震来临时最大程度减少伤害。
溺水急救
发现有人溺水后,应立即大声呼救,并拨打急救电话。同时,若有条件,可寻找附近的救生设备,如救生圈、竹竿等递给溺水者。在专业救援人员到达之前,若施救者具备一定能力,可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救援。
将溺水者救上岸后,要迅速清除其口腔和鼻腔内的异物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让溺水者俯卧,头部下垂,按压其背部,使其排出呼吸道和胃内的积水。然后观察溺水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,若呼吸、心跳停止,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,并持续进行,直到急救人员赶到。
这些生活常识中的实用技巧,每一个都关乎着生命安全。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牢记,在关键时刻能够运用这些技巧,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。